文匯報社論 : 盛事經濟的真正核心:為科技注入「溫度」,而非僅有「剎那奇觀」
- XSOCIAL
- 21小时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當下,香港正全力拼搏「盛事經濟」,而「藝術科技」被視為激活這一切的關鍵鑰匙。從維港上空的無人機匯演到大型藝術裝置,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,為這座城市創造一個又一個的「打卡點」和「奇觀」。然而,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:奇觀,不等於經濟。一場盛事的成功,絕非僅靠技術的堆砌。冰冷的科技奇觀或許能帶來短暫的流量,卻無法留下長久的品牌資產和深刻的城市記憶。要讓「盛事」真正轉化為可持續的「經濟」,關鍵在於我們能否為冰冷的科技,注入觸動人心的「人文溫度」。

從「奇觀」到「情感」:「童夢星願」的實踐
「溫度」從何而来?它來自於真實的人文關懷和深刻的情感共鳴。這正是由香港浸會大學與X SOCIAL GROUP主導、並以麥當勞叔叔之家為受惠機構的「藝航天下 •童夢星願」項目的核心初衷。試想,近千架無人機在維港上空飛行,這本身只是一種冰冷的技術展示。但當我們將「麥當勞叔叔之家」病童們親手繪製的畫作與願望,透過無人機「顯化」為滿天繁星時 - 這場表演便不再只是「奇觀」,它成為了一個承載「純真願望」的「藝術科技」。觀眾被打動的,不僅是科技的炫目,更是「以生命影響生命」的真實故事。這種由「科技向善」所引發的深層「情感連結」,才是盛事經濟最稀缺、最寶貴的核心資產。

從「激情」到「信任」:以「標準」守護「溫度」
有了「溫度」,我們還需要「安全感」。任何一場大型盛事,如果缺乏可靠的安全保障,那麼所
有的人文溫度都將蕩然無存。公眾的「信任」,是盛事經濟得以存續的基石。因此,我牽頭發佈全球首個低空經濟「無人機起飛可靠指數」,並協助香港從「技術應用市場」戰略性地升格為「安全標準制定者」。我們所做的,不僅是劃定一條技術準繩,更是為這份「人文溫度」提供一個最堅實、最可靠的「容器」。唯有建立在絕對安全的「國際標準」之上,公眾才能放心地參與,盛事經濟才能健康地發展。

從「當下」到「未來」:以「傳承」延續「溫度」
最後,要讓這份「溫度」持續下去,我們必須回答:誰來傳承?如果我們只培養懂得操作機器的「技術員」,那麼香港的盛事經濟終將回到「奇觀至上」的老路。我個人深受浸大全人教育理念啟發,堅信香港的未來,需要的是懂得「融合人文、藝術、科技與商業」的「跨界領袖」,而不僅是單一技能的專才。因此,我們有共同理念的業界致力於將產業資源注入課程,與本地大專院校及中學合作,至今已培訓了超過 500 名低空經濟專才。我們傳承的不僅是技術,更是一種「以人為本」的價值觀,確保香港未來的盛事經濟,永遠保有那份不可或缺的「人文溫度」。
有溫度的科技,才是香港的未來,奇觀稍縱即逝,唯有溫度深入人心。
香港要振興盛事經濟,絕不能滿足於製造短暫的「打卡」熱點。我們的使命,是「以人文藝術為核心,駕馭創新科技為工具,為香港的未來制定安全標準,並培育下一代『跨界』領袖」。
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真正點燃這座城市的激情,構築一個既繁榮、又溫暖的未來。
文匯報:
作者: 林漢源 Samuel (X Social Group 行政總裁 及 香港浸會大學客席講師)




留言